兩岸對於中華文明論的深入淺出

評論   5/22/2012   2984

孫家震

台灣歷經了後殖民地的階段,反思的時間還不夠就必須接受美國文化的保護,這次雖然兩岸能放下政體的不同而邁入文明的同化階段,當前必須從新定義中華文化的內涵。

兩岸的文化階段近幾年有著很大的改變,先是經濟的輪轉,二十年前的大陸視台灣為寶島,對著生活在寶島人民的羨慕和嚮往也造就了兩岸通婚的里程碑,可是近幾年來兩岸的經濟互換下,台灣演變成新殖民地一般,論經濟論體制論科技,台灣都輸給了中國這樣的大國,甚至2008年的金融風暴摧殘下,台灣都必須依賴著中國高成長的經濟才能快速度過人口大量失業的窘境。而中國的經濟雖然快速的發展下,文化的內涵和人民的素質還是遠遠低於台灣,並非用錢的多寡就能代表人民的素質,因此兩岸要能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必須先天性的拋棄許多現代的因素,比如金錢觀、文化觀和統治觀。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之下,從文化的百家爭鳴到漢朝的獨尊儒術下,姑且不論是否當權者藉著文化只為了更加統治大眾思想下,文化開啟了多元且多變的階段,甚至造就了歷史的文化上最尖峰的時代,宋朝,不論詩詞書畫都有很輝煌的前景,當時後南宋還是歷史上國力最弱的朝代,卻能靠著文化的發展同化了許多番邦。或許只有在兩岸拋棄舊有的成見下才能有所共識,然台灣染了許多時代的老美思維,這也衝擊著對岸的傳統思想,但是位了兩岸的和平發展,還是必須心平氣和的握手視好。

或許政治的因素至今仍影響著台灣和中國的種種障礙,可是至少台灣在兩千多萬人民的催促下,政府必須為了選舉因素的著想,不管藉殼子也好,走一半也好,都需要真正的文化交流。如果台灣遲遲不開放文化的認同,兩岸遲早會藉由經濟的改革下慢慢的血脈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