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宇昌」案談2012總統大選選情

評論   12/28/2011   3395

黃靖邦 

選舉,就是一場攻、打、守、辯戰略、戰術運用的戰爭。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雙英廝殺慘烈,戰況膠著,選情每隨事件起伏。先前,一個陳盈助、二元柿子,傷及蔡英文,擴大了馬英九的領先優勢;如今,一件「宇昌」案,馬英九優勢盡失,又拉近了雙英的差距,使得選情變的更加撲朔迷離,勝負難料。

在一場勢均力敵的選戰中,候選人必須要先在展己之長上發揮,並能有效護住己虛,方能取得近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戰略位置,進而視選情發展與需要,伺機發動致命的一擊,才能給自己創造出更大的勝選機會。

台灣一來因為藍、綠對峙嚴重,二因馬英九、蔡英文皆未在展己之長奏效,因此,都不能在藍、綠基本盤外的中間選民心目中建立「穩定信任」的地位。往往一個事件就會改變中間選民的觀感,使得選情產生劇烈波動,甚至改變選舉的結果。如2004年總統選舉陳水扁肚子的兩顆子彈;1998年高雄市長選舉謝長廷變造的吳敦義誹聞錄音帶,以及2002年同樣是高雄市長選舉,陳菊誣指黃俊英走路工事件等。都是一個選前精心策劃的事件,就改變了中間選民的投票行為,也改變了結果。

這是扭曲民意的行為,是反民主的,實不足取。然而這種攻擊戰,如孫子虛實篇所言:「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之所備者多;敵之所備者多,則吾之所與戰者,寡矣!」虛實難辨,又極其機密,很難防備;更重要的是每能成功,故深為候選人所喜愛,特別是擅長此道,且常為獲益者的民進黨參選人。

今年自選舉以來,雙英陣營發動較大的攻擊戰共有四波,即陳盈助事件、水果月曆,以及蘇嘉全農舍、「宇昌」案等。前兩波出自蔡英文陣營,後兩波則來自國民黨。除蘇嘉全農舍事件收到攻擊成效外,其餘三波都是失敗的攻擊戰,不僅打不到對手,反而傷到自己。

蘇嘉全農舍事件之所以成功,在奇襲,也就是攻其不備;在於正確的選擇對手戰力的弱點,從最窄的正面發動攻擊;更重要的是追擊。國民黨在豪華農舍奇襲奏效後,立即乘勝追擊,繼續追打蘇嘉全家族一系列違法、濫權、特權、賞猛男秀等,戰果因此得以擴大。也就是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中所說的:「追擊構成勝利的第二動作,在多數時機,較第一動作尤為重要」。

馬英九密會大組頭陳盈助的攻擊戰之敗,敗在蔡英文錯估情勢,誤判馬英九的態度,以及馬陣營反擊的能力;加上一擊不中,未立即抽身,一再硬柪,終遭反噬傷己。基本上,蔡英文想以此摧毀馬英九清廉的形象,在戰略上是正確的,錯在戰術的運用。

水果月曆一役,戰略戰術皆錯。在戰略思考上,果農要的是水果能賣好價錢,增加收入,而非以他們為工具挑撥仇恨;在戰術運作上,誤植二元柿子照片,各種水果價格太低,過於偏離事實,以及果農反彈後,仍然一柪再柪,死不認錯的態度,導致水果之戰民進黨滿盤皆輸。不僅未能擊垮馬英九,反而果賤傷蔡英文。

至於「宇昌」案,國民黨在陳盈助事件、水果月曆,以及蘇嘉全農舍事件中得利後,乘勝追擊推出「宇昌」案,強打蔡英文違法自肥、特權圖利家族,希望擴大戰果,讓蔡英文一刀斃命用意至為明顯。在戰略與選擇攻擊的標的上,都是正確的,然而卻在戰術上犯下四大缺失,不僅使得前三役之功盡棄,甚至有被逆轉之虞。

在戰場上,古有格言:「成功要加強,失敗要放棄」,選戰上,更應如此。「宇昌」案是全面性的正面攻擊戰,一失在未能謀定而後動,準備不足,倉促出擊;其次,媒體與通路缺乏整合,火力未能集中、連貫;再則,在訴求內容與呈現方式上,未能化繁為簡,無法引選民入勝,反而治絲益焚,讓案情更撲朔迷離且難懂;加上文件日期的誤植、特偵組的介入,讓蔡英文得以借力使力,以受害者的姿態做感性訴求,將「宇昌」案導向政治手段、司法迫害與人格追殺,得以輕易自「宇昌」案的泥沼中脫離,並搏得選民同情而扭轉劣勢。

報載馬英九在「宇昌」案吃了悶虧後,有意鳴金收兵,另闢戰場。果如此,將坐實蔡英文的指控,民進黨也必將全力追即,進而營造男人〈馬英九〉欺負女人〈蔡英文〉的印象,將不利於馬英九爭取中間選民與婦女選票,甚至導致敗選。

失敗固然要放棄,但「宇昌」案本非對馬英九不利,陷入眼前窘境,全然是戰術上操作錯誤所致。因此馬陣營當務之急是,在最短時間內提出蔡英文、何美玥等在「宇昌」案中,如何自編、自導、自演、自肥的偷天換日搬錢戲法,以最簡單的文字、圖示,並透過「全傳播」的行銷,讓選民瞬間一目了然,方可遏止繼續失分。

同時,可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主動攻擊蔡英文兩大罩門,也就是特赦阿扁、流亡政府與不獨的問題,攻其所必救,以轉移焦點,進而主導議題。將選戰拉回清廉與貪污的對決,和平安定與動盪不安之爭,以及維持現狀與台獨之戰。

如此一來,既能穩住基本盤,又有利於爭取中間與女性選民,且能二次催化,在「宇昌」案過程中已邊緣化的宋楚瑜支持者中泛藍選民的棄保,否則馬英九連任將充滿變數。預估雙英的勝負在3%至5%間,未來,任何一個事件都足以讓選情一夕間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