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優化上線 柯文哲:真正落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原則

社會   12/13/2016   881

(本報訊)
 
臺北市長柯文哲13日在市政會議後記者會中,宣布「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優化」服務已經上線。他表示,這個作為在歷史上是自商鞅變法以來,在法令上最決斷的行為,真正落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原則,政府與人民不再是上對下的態度,而是一種比較平行、平等的地位。
 
柯文哲表示,事實上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從民國93年就有了,只是過去的功能一直不好,這次的這個法規查詢系統,它在重整時很重要的基本精神,就是把對人民權利義務有關的法規,以及SOP,甚至到都市計畫書等都放網站上,因為有些行政命令可以規定人民,可是它並沒有被放在網站上,有人知道、有人卻不知道,所以把這些跟人民權利義務有關的所有法規、行政命令,甚至都市計畫書,全部上網公告,讓人民能更便利查詢。
 
柯文哲接著說,除此以外,它還有幾個特點,第一,它把解釋令函也包括在資料庫裡面,長期以來人家說「官字兩個口」,法令內容到底是什麼常常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甚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所以把解釋令函全部放在網站裡面,關於這個法規的解釋令函,在法規下面附註都可以看得到,除了臺北市政府的令函,連中央政府的令函都放上去,過去中央部會只把令函放在自己部會的網站上,這次臺北市政府把所有中央政府各部會的令函都放在網站上面。
 
柯文哲表示,另外,還有增加智慧搜尋功能,大家有使用google就知道了,過去像海砂屋問題,海砂屋不是法律名詞,它的正確法律名稱為「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所以過去以海砂屋找相關法規一定查不到,因此增加智慧搜尋功能,讓這個搜尋變得更友善(friendly);另外更特別的就是意見表達區,以後市府的自治法規以及SOP在制定階段,在草案階段就放在網站上,給大家去發表意見,把最新訂定的法案放在上面,人民有意見可以上去表達,也就說將來市府在法案上的建置,不僅是議會可以表達意見,也開放所有的臺北市民都可以上來表達意見,提供行政部門制定法律時的參考,所有這些解釋令函的公布、智慧搜尋、草案預告、意見表達區,就是要達到一個目標: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
 
柯文哲說,華人社會如果繼續講情理法,就是落後的社會,因為法不應該與情理站在一個對立的位置,法要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法要合法,所以經常發現在不同的時間,法一直堆積,到最後自己互相矛盾,最近關於海砂屋的法令,就發現在不同的時期發布的命令,到最後自己互相矛盾,現在把法令全部放在網站上面,有助於行政部門定期去做檢視,這就是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意義。
 
媒體在聯訪時詢問,是否會影響業界之間的市場競爭?柯文哲表示,其實市府建立這個機制,坦白講也跟業界有合作,只是說過去他們是個別跟市民收費,現在是一筆給他,所有市民都可以使用,所以是這樣,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讓人民方便,政府也會有一些支出,只是說為了人民的方便的支出由政府來支出。
 
法務局長袁秀慧補充說,這套系統其實主要是針對行政部門相關的法令與函示,剛提到有些坊間的部分可能是針對司法或立法部門部分,彼此之間可能有一些競爭,但這套系統出來是補強人民找不到行政部間門法令、函示,應該是會有一些競爭,但未來合作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媒體詢問這套系統花費500萬元值得嗎?市府的預期的效果為何?柯文哲表示,其實這500萬對市府來說是小事,這是商鞅變法以來最大的變革,法律必須讓所有人民都看得到,為什麼會做這套系統,因為曾經有建商抱怨,他說跟臺北市申請案子,拖到最後也不知道有過沒過?有一天市府承辦人就從抽屜抽出一個法令跟他說「我們的解釋是這樣」,所以說,第一,人民不知道法令、第二,特別是行政命令,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次是把有關人民所有的法規,甚至SOP、都市計畫書都上網,因為都市計畫書如果只有建商知道這就很麻煩。他認為這是一個很決斷的措施,把所有與人民權力義務有關的法令、具有效力的規定都放到網站上,政府與人民不是上對下,而是一種比較平行、平等的關係。
 
至於世大運團隊邀請U2樂團製作人金曲製作人蘇通達、國際製作人Howie B操刀世大運主題曲一事;柯文哲指出,市府當時是以海選方式,在海選後的優化還是要找專業團隊。對媒體追問,花費數百萬找國際級團隊是否值得?柯文哲說,要等結果出來,要等他們做出來才知道值不值得。
 
針對媒體詢問明天北農要開常務董事會,市府原先要開股東大會,但身為監察人的農委會代表跑掉了,要怎麼處理?柯文哲表示,臺北市政府自己會開一個會來處理。他倒覺得是這樣,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當然對於整個農產公司,市府的目標就是人事儘早底定,讓它安定下來,然後走向專業化,這段時間產生的紛紛擾擾,他覺得很好,讓所有問題都浮現,今天一個監察人會跑掉就可以知道他承受了多少壓力,我們號稱是法治的國家,還是有很多看不到的黑暗力量,所以就讓所有的問題全部呈現,最後再一併來解決。
 
媒體追問會等到明(106)年6月嗎?柯市長表示,市府會在這一兩天內,召集相關局長,把這件事情再做一個整理,看下一步要怎麼處理,這件事情讓全國人民看到說即使在一個法治的國家,還是有黑影幢幢的東西。
 
媒體追問北農的黑暗力量是指什麼?柯文哲坦言,不只在北農,臺北市政府的六大公司,應全部要做清查,人員的任用、三等親法令規定不能任用就不能任用,法律是制定來讓人民遵守,不是讓人民參考的,不然就法令更改,不然就要遵守法律;還有發獎金的制度,很多公司年底不要盈餘,就把錢發完,補助費、工程續效費叫市府出,自己發績效獎金,這就變成肥貓的問題,公司的人事是否要精簡、待遇是否要有統一的標準,所以讓北農這個事件把所有問題都顯露出來,再一起處理。
 
至於媒體詢問柯媽媽說不要他再選一事,柯文哲說,媽媽對兒子都是說「你好辛苦、你好累」,坦白講他從在臺大當小醫生的時候,他父親最大的願望就是他回新竹開業,等到有一天他在臺大已經當到教授,父親最大的願望是希望他回去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當院長。不過他認為人生是一個單行道,認真地過每一天,把當天的工作做好就是了。
 
對於媒體詢問,港獨和大陸民運人士在臺灣被部分統派團體廳攻擊,他的態度為何?柯文哲回答說,他的態度很清楚,我們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暴力打人就是不對,所以他會下令警察局該抓的抓、該處理就處理,不可以在這個國家用這種暴力打人,如果這樣國家就於沒有法律,市府一定會嚴辦。
 
至於媒體詢問,議員認為柯文哲上任兩週年從政治素人變成政客?柯文哲笑說,為什麼不是說變成政治家?他表示,市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都有改進的空間,所以市府團隊都是很努力地去做,確保每天都有進步、愈來愈好這才是最重要,不只是愈來愈好,好的速度還要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