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縣長力推有感醫療嘉惠鄉親

社會   8/11/2016   788

(本報訊)
 
金門因地處偏遠,醫療資源以及人力相對不足,因此醫療問題一直是金門鄉親「心中的痛」。上任後,力倡有感施政的陳福海縣長也始終以「金門醫院院長」自居,並努力推動醫療改革,希望讓金門的醫療品質不斷提升,並逐步實現在地化優質醫療,以及病患「零後送」的目標。
 
為此,為有效並即時解決鄉親的醫療問題,最近他更親自督軍成立親民服務團隊醫療關懷小組,期待能藉由站在第一線傾聽、關懷及了解鄉親們需求,適時給予必要的協助。
縣府指出,親民服務團隊醫療關懷小組主要的服務項目包括:
 
一、協助緊急醫療後送作業:分別在金門醫院成立轉診中心,台北榮民總醫院設立金門縣鄉親服務台,北、中、南各設置縣府駐台人員投入服務,協助鄉親醫療服務;104年服務計82人次,105年1-6月計23人次。
 
二、民眾安寧(息)返鄉作業關懷:為使地區罹患急重症鄉親安寧返鄉,縣府提供直昇機安寧(息)返鄉服務,使病患能落葉歸根,無遺憾安然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程;104年服務計37人次,105年1-6月計22人次。
 
三、發放住院慰問金:為加強對住院病患之關懷與照顧,自105年2月1日開始至金門醫院關懷住院民眾並發放1,000元住院關懷慰問金,另對於洗腎及日間留院病患亦於每年三節發放,除對病患表達關心慰問之外,亦祝病患早日康復;105年1-7月計慰問1,666人次。
 
而這一年半以來,最讓陳福海縣長念茲在茲的有感醫療,也包括強化在地的預防醫學,由縣府補助鄉親自費健康檢查,其中為推動縣民自主健康管理,促進身心健康,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凡設籍本縣滿三年且年滿三十歲以上者,健康檢查費用補助,30歲至39歲健康檢查費用補助最高新臺幣3,500元。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者,每人補助最高新臺幣4,000元。40歲(含)以上健康檢查費用補助最高新臺幣5,000元。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者,每人補助最高新臺幣8,000元。
 
這項讓縣民有感的醫療服務,所得到的具體成效包括在104年補助縣民健康檢查計9,040人次,補助金額計新台幣4,000萬餘元;105年6月底止,補助3,181人次。
 
再者,為提高本縣婦女生育率及婦幼健康的重視,陳福海也特別指示衛生局從今年年初起,在各鄉鎮衛生所執行婦女產後、居家關懷訪視工作,半年來普遍獲得鄉親的肯定、滿意和支持。
 
衛生局表示,懷孕生產對女人而言是一大挑戰,產後階段更是女人生命成長過程及其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隨著健保的實施,產婦住院天數約3-5天左右,醫療院所的照護無法滿足產婦需求,做月子期間,既要照顧新生兒、又要調理產後身體的不適,還得面對一堆接踵而至的各式照護問題,因此回歸社區、居家的訪視更形重要。
 
基此,衛生局在今年一月推出「產後婦嬰健康訪視計畫」,針對在金門生產的產婦,由衛生所護理人員及母嬰親善天使主動積極到居家照護,到家庭給予正確的育兒觀念,了解產婦及家人照護模式,及時提供健康諮詢,發揮醫護專業角色功能,105年1-6月計照護關懷248個幸福家庭,為產婦及其家屬提供一個支持、陪伴、關懷的網絡,讓他們育兒之路不孤單。
 
不僅如此,這一年多以來,金門醫院「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示範中心」、「兒童發展復健中心」、「磁振造影掃瞄儀」(MRI)均陸續完成建置並啟用,連最讓鄉親「捶心肝」的心導管室也順利揭牌使用,更完成了縣府、北榮、衛福部三方共同經營金門醫院的簽約合作。種種作為,正是希望能藉由在地醫療品質的不斷提升,減少病患往返台金之間舟車勞頓與精神財力負擔之苦,從而讓在地醫療升級立竿見影,用更優化的在地醫療服務嘉惠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