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1
Nov
要聞
11/21/2023
1033
距離總統大選截止登記剩三天,國民黨、民眾黨再因民調「統計誤差」陷入技術性爭議,雙方合作之路卻愈走愈窄,逐漸進入賽局理論的「囚犯困境」。在關鍵時刻侯友宜呼籲柯文哲重回到協商桌,由柯推薦兩位專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總統馬英九各自推派一位專家,在社會大眾面前公開檢視9份民調,全程直播,雙方各退一步,在登記前懸崖勒馬。
打從「黃金會(黄珊珊、金溥聰)」以來,藍白合協商已經超過一個月,雙方明明都知道藍白共推正副總統候選人才是這場大選最佳解答,卻不斷在技術性問題卡關,反覆過程中已讓支持者流失。
柯營在談判過程中堅守全民調立場,煽動情緒與操作文字,製造極大聲量,眼見逼近登記截止,也陸續釋出資訊增加優勢,策略符合賽局理論,盼能為此帶來更大利益,在接下來的討價還價中占上風。但倘若在關鍵三天因此導致破局,恐怕兩黨也都將錯失雙贏機會。
15日藍白在馬英九見證下達成協商共識,柯文哲也簽字後與馬朱侯共同向媒體說明,18日公布民調計點結果。但沒想到,柯文哲卻在黨內鷹派壓力中卻步,柯文哲不但在民調專家協商關鍵時刻,消失八小時,更連番上演太太藏手機、家人頻落淚的戲碼,大搏版面。
但回過頭看,15日就算真的用柯文哲所謂的「讓3%」來比,仔細審視被民眾黨採用的六分民調,也不是民眾黨說的3比3,而是侯4柯2。但柯文哲在輿論戰中把選民一起帶入霧裡。無論是「3比3」或「4比2」,雙方始終卡在半路,未能往下談。
藍白誰正誰副,抬轎者必然渴望戰到底,但身為一黨領導者,更須考量意氣用事的後果與未來組織發展。三天後這場大選將正式進入對決時刻,無論國民黨或民眾黨,都不必幻想可靠棄保超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讓過去的努力與選舉下半場都將白忙一場。
民眾黨始終盼能撐到最後一刻爭取最大利益,如今在破局前一刻鋒迴路轉,侯友宜喊話找回公平方式,雙方若真為大局著想,只有回到分歧的原點,重回談判桌,才能走完最後一哩路,侯友宜再把球丟給柯文哲,這場在博弈中的「膽小鬼遊戲」,才知誰是贏家。
轉自:聯合報/ 本報記者侯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