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3日揭牌 黃縣長呼籲落實資源回收守護環境

社會   5/3/2016   993

(本報訊)
 
「閒置的焚化廠轉型環境教育重鎮」,臺東縣内第五座的環境教育中心-台東縣環境教育中心今(3)日由縣長黃健庭及環保局長謝清泉共同揭牌啟用,並授旗成立環境教育中心志工隊,並與教育單位及永安社區等縣內其他環境教育場所簽訂合作協議書,共同推動環境教育工作,黃縣長呼籲縣民落實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工作,也歡迎各機關學校、企業團體多多利用,大家共同守護環境。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為預防垃圾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除了致力推動垃圾減量與分類,並與「環境教育」政策結合,達到多元宣導效益,特成立「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期能透過環境教育深根力量推動,擴散其影響力,以教育落實民眾對於守護環境之實際行動,共同解決垃圾問題。
 
揭牌典禮於今天上午10點辦理,由縣長黃健庭主持,議員方賢仁、台東林管處處長劉瓊蓮、縣府局處長、縣內其他環境教育場所代表、各學校校長等貴賓與會,以溫馨感恩的環保音樂茶會做為開幕儀式,安排於大樹下品茗,由鹿野永安地區的茶師傅現場泡製在地特色「紅烏龍茶」進行茶敘,現場佈置則邀請知名藝文團體「垃圾治療團」,以各式回收旗幟及物品,創意呈現特色佈展,還有回收物再利用的作品展示,邀請年青的樂手「小海」為活動現場帶來一首首溫馨感人的歌謠,並安排縣長及與會貴賓參觀場區導覽服務。
 
由黃縣長及環保局長謝清泉共同揭幕,以及黃縣長授旗志工隊後,黃縣長表示,焚化廠於十幾年前興建後開始閒置,自上任後一直思考如何解決,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由103年起申請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經過2年的審查修正及努力,於今(105)年2月5日通過、4月底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牌」,是繼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永安環境教育中心、卑南文化公園、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第五處通過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的場域。
 
自去年10月高雄停止代焚化本縣垃圾後,台東近來面臨垃圾危機,縣府即積極推動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工作,所幸民眾相當配合,而高雄也允諾6月後恢復收取垃圾焚化,但數量僅過去的一半,而啟動焚化廠並不是唯一的選項,且規劃及維修期限長,除了計畫開挖現有的鄉鎮垃圾掩埋場,增加容量外,也將繼續強化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觀念。
 
除外,活動還邀請臺東縣環境教育相關單位及台東林管處、國立台灣史前館、永安社區等4個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機構單位,與環保局、黃縣長共同簽備忘錄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推動台東的環境教育工作,資源共享與平台交流為目標,彰顯環境教育之重要與多元內涵。
 
並結合了縣縣教育處「環境學習創意繪本優良作品甄選活動」的觀摩分享與頒獎儀式,今年度的創意繪本以「氣候變遷與調適」及「食農教育」為主題進行創作,共有95件作品投稿,超過150位師生的參與,分別選出國小低、中、國小高年級各組特優、優選及佳作數名,藉以獎勵孩童們的學習成果。除了頒發得獎學生及指導老師的獎狀之外,現場更有學生的作品展示,呈現環境教育故事化、藝術化的成果展示。
 
縣環保局指出,「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以「臺東縣垃圾焚化廠」作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教學設備完善,結合在地環境議題與廠區設施,課程內容豐富,並有專責環境教育人員,提供環境教育課程及導覽服務。教學主題,主要以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回收等環境議題為主,並配合學校課程綱要,依不同年齡層的需求規劃設計,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需求。
 
中心規劃了五門課程,並依年齡層規劃設計教案,上課時數為2~4小時;另有導覽服務行程約一小時,透過廠區實境導覽,可一窥究竟污染防治設備與環境的關係。我們期待能藉環境教育推動綠色旅遊帶動地方產業與綠色經濟,徹底落實政府所推動的環境教育理念。
 
今年至目前為止,申請至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學習的人數已達到3,500人次。所涵蓋的學習年齡層有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學等,另有公務機關、社區及外縣市單位申請參訪等。除此之外,中心還主動至學校推動「外展課程」,擴大及環境教育的學習效益,詳情可洽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089)35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