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報中,財政部針對開徵證所稅所提出六點說明

股市分析   4/25/2012   2750

(本報記者王冠勛高雄報導)

今(25)日上午,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報中,財政部針對開徵證所稅所提出六點說明:一、證所稅影響的人約為一萬多人。二、不會影響資本市場競爭力,投資人本來就應回歸股市基本面。三、千分之三之證交稅,不含證所稅。四、營業稅不論企業經營盈虧均應繳納,所以證券交易所得不論盈虧繳證交稅,並沒有不合理。五、財政部公開研議證所稅方案後日均量均有7-800億並無重大異常。六、證券交易所得超過三百萬才課百分之二十,以獲利四百萬才課二十萬,有什麼好爭議的。

證券公會提出回應如下:
一、對自然人課證所稅對市場影響甚鉅,並非財政部所稱只影響1%的少數投資人。
眾所周知交易量是證券市場的命脈,一個流動性佳的市場,本益比才會較高,並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也才能吸引優質企業來台掛牌交易,對國家整體經濟貢獻更大。而這交易量的製造者卻主要來自財政部所稱,證所稅只影響「1%的少數投資人—中實戶」。但必須重視的是,這少數投資人即是活絡股市交易量的最重要泉源。依證券公會估計,中實戶數佔交易戶僅1.6% ,但成交量卻佔46%~50%,巿場少了他們,成交量必然萎縮,巿場失去活力。此外,這一萬多人在那?財政部要去尋找、稽徵、勾稽,這就干擾市場每一參與者及每一投資人。

二、股市最主要競爭力是企業獲利能力,但是尋求短期獲利的股市投資客才是創造市場流動性的主力。
健全的資本市場應具備投資、投機及套利的功能,企業本身營運優劣是資本市場發展之基石,也是較具理性投資者主要的考慮因素。但是,以承擔較高風險、尋求短期獲利為目標之投機者,更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流動性與活力。近20年來,我國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相較於香港、新加坡等國家,我國資本市場定位明確,且在高本益比、高成交周轉率的支撐下,不僅國內散戶投資人交投熱絡,也吸引外資投資者及外國企業參與我國股市。如果財政部額外課徵證所稅,對於長期理性之投資者較無直接性的影響,但卻使維持台股流動性相當重要的短線投機及套利者之交易成本增加下,最終退出台股市場,當台股市場高流動性優勢不在,將喪失資本市場中最重要「迅速反應企業價值」之功能,即使是以基本面為考量之投資者也會選擇退出市場,進而衝擊我國產業發展。資本市場的發展不單單是金融主管機關之職責,任何產業政策或稅賦政策更是影響資本市場的安定及促進經濟成長甚鉅。

三、千分之三證交稅已含證所稅。
為甚麼民國七十八年及八十四年二次開徵證所稅方案,證交稅率都配合調降。七十八年由千分之三調降為千分之一點五;八十四年由千分之三調降為千分之二。那是因為當時的證券交易稅已含證所稅在內。

四、用營業稅比較證交稅並不恰當。
以證交稅類比營業稅顯不恰當,因兩者稅制架構並不相同,證交稅課稅標的係同一標的於短暫時間內於證券市場頻繁進出之特性,其周轉率極高,其移轉並無加值;而營業稅課稅基礎之銷售貨物或勞務,其移轉因加值課稅,證交稅與營業稅課稅標的之交易性質不同,不應相提並論。

五、財政部公開研議證所稅方案後日均量均有7-800億並無重大異常。
臺灣股市最近五年上市櫃股票交易日均量為
96年:1683.4億
97年:1180.7億
98年:1391.2億
99年:1348.7億
100年:1222.3億
101年1-2月:1318.3億
3/28-4/24(18個交易日):938億
4/13-4/24(8個交易日):876億
已明顯產生市場動能逐漸萎縮現象。

六、證券交易所得四百萬才課二十萬很合理?
健全的資本市場應具投資者、投機者(短線進出賺取差額者)及套利者,尤其市場流動性及價格連續性須要短線進出者來造市才有可能。一般尋求短期獲利的投機者可能獲利1%就賣出,以獲利580萬之為例,其需在股市裏賣出5億8千萬元,以千分之3 證交稅率計,須繳交證交稅174萬。獲利580萬元扣除174萬元證交稅成本,實際獲利為406萬元,其負擔證券交易稅174萬元,故其實值負擔稅率為174萬/406萬=43%,高於目前個人綜合所得稅率40%。

證券公會提出呼籲,請行政院不要作出錯誤決策,並表示:
一、 證券公會不反對租稅公平正義原則,但一再表達應將證所稅復徵與證交稅一併研議。
二、 證所稅方案因身份不同而有徵、免差異,尤其是未來中資買賣證券免徵證所稅,而本國資金買賣證券需課證所稅,以台灣目前政治氛圍,恐將產生風暴。
三、 請重視鄰近的香港、新加坡稅賦較台灣為低,及資金是無國界的事實,一旦資金外移,台灣的資本市場將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