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台轉硬 蔡英文難治台

評論   2/3/2016   55885

轉載:香港經濟日報集團

蔡英文通過民進黨前秘書長林錫耀,正式回絕馬英九關於「立法院多數黨組閣」的建議。民進黨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作為黨主席的蔡英文如果同意馬英九的建議,就可立即啟動政權接管程序,不必等到5月20日就職「總統」以後。

面對馬英九拱手奉上的組閣權,蔡英文為何堅持不為所動?也許她已經意識到,接下來將面臨一個難以收拾的攤子,倉促接手很難處理好台灣當下的困境,更不想為馬英九提前背上黑鍋。

習對台 心態更平手段更硬

種種迹象表明,習近平上台後,大陸對台政策已出現調整,總的說來是「心態更平,手段更硬」。過去,大陸有好事都會先想到台灣,以最惠條件熱情邀請台方參與,但近年來卻似乎更能以平常心對待。

以亞投行為例,大陸自始至終沒向台主動發邀,國台辦在回應時也僅說「願意聽取意見」,可見大陸對於用經濟讓利爭取台灣民意這件事已經看淡;對於統獨議題,大陸則表現出更強硬的態度,習近平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九二共識」的基礎地位,聲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蔡英文想用「台灣民意」來迫大陸默許其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立場,大陸方面恐怕不會買帳。

接下來的四年,蔡英文與馬英九執政時期相比,至少面臨兩個劣勢:一是大陸主動讓利將不復存在;二是兩岸外交休兵默契有可能隨時結束,台灣國際空間會被壓縮。

台變天 大陸不再讓利

打天下易,坐天下難。民進黨在野時全黨配合青年發動「抗議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反課綱微調」等,接連予國民黨沉重打擊,讓蔡英文得以大幅優勢勝選。但潘朵拉盒子一打開便難以關上,以「時代力量」代表的青年激進政治力量趁勢崛起後,台灣青年已習慣於利用社交媒體組織上街遊行、集會、甚至暴力佔領公權單位等激進手段,實現對政府行為的抵制。

蔡英文成為執政者之後,就會自然而然成為青年運動的最大目標。這股力量不會甘心做民進黨的附庸,甚至會挾網絡民意要求民進黨屈從於他們的政治選擇,但其政治主張往往意識形態過於強烈,理想主義色彩太濃,政治眼光又不夠長遠,蔡英文不可能照單全收,未來可能反目成仇。

或不再休兵 台國際空間減

經濟學界普遍認為,要提振以出口為主導的台灣經濟,必須盡快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但這必須建立在兩岸緊密合作的基礎上。由於對自由化程度要求很高,加上台灣民眾對美國農產品的抵制情緒,台灣短期內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的機會不大;至於對台灣影響更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基本上由大陸主導,蔡英文連「九二共識」都不承認,大陸絕無可能允許其加入。

台灣與其他國家談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也因兩岸服貿、貨貿協議無法在「立法院」表決通過,都紛紛陷入停擺境地。在大陸經濟放緩,全球經濟普遍發展乏力的大環境下,台灣又在區域經濟整合中頻失先機,提振台灣經濟的環境空前不利。更何況民進黨執政後,如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必然縮減陸客來台人數,這將對觀光、住宿、餐飲、購物、運輸等直接關係民生的產業造成直接衝擊,經濟民怨將會進一步加劇。

撰文: 
趙晨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特邀撰稿人、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