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團體面臨無米之炊窘境

候選人解剖台   6/30/2010   3111

公益團體是社會善心的展現,本著「人飢己飢」的精神,用群體的力量,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彌補政府社會福利措施的不足,讓更多需要照顧的民眾,獲得滿滿的溫暖。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台灣一年公益捐款約500億元,光是在93年底發生南亞海嘯時,國人為此踴躍捐輸賑災,短短一週內就募集近50 億善款,顯見台灣民眾深具行善助人的愛心。然而,民眾愛心荷包終究有限,當然會受到經濟景氣的影響,好比這一兩年全球金融海嘯,大家荷包縮水,自然給公益團體的捐助,就明顯縮水,高達六成公益團體面臨募款困難的問題,其中更有一成公益團體募款明顯減少31%以上,讓許多公益團體面臨經費短缺的窘境。

以國人熟悉的聯合勸募為例,成立十多年了,為四百多個弱勢公益團體進行服務,集結社會資源後,統籌合理分配給需要的社會福利機構、團體,使其能專心推展服務計劃。但是由於大環境經濟持續低迷,民眾捐款縮減,社會資源取得愈加困難,影響層面逐漸擴大,首當其衝的是本來資源就很少的弱勢公益團體。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公益團體的共同心聲。昭順深深知道他們的需要,也願意盡一切努力來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昭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唯有大家共同來努力,節省些微不必要的花費,一元不算少,百元不算多,只要有心,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定期把它捐給這些公益團體,這些公益團體就能無後顧之憂,專心地安心地為更多若是民眾來服務。

做公益是好事,更是社會愛心的展現。昭順呼籲大家,不要再猶豫了,立刻捐出您的愛心,幫助公益團體度過難關,讓許多需要幫助的朋友破涕為笑!

黃昭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