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記憶拼圖:失智症老人

候選人解剖台   6/30/2010   3517

人老了,行動會變慢,記憶力也會退化,不過,千萬別跟失智症混為一談。有一天,昭順從媒體中看到一則令人動容的故事;以下是高雄市三民國中郭弼升同學的親身經歷,他說:

我的外婆為了貼補家用,出外做生意,她有做生意的天分,經濟生活因此改善許多。後來,外婆變了;她一向精明的頭腦,卻算不出該找回多少錢;常常買回一大堆相同的東西;動不動就生氣;衣服的搭配變得很奇怪;鞋子左右腳搞不清……,直到有一天,住在隔壁的機車行老闆娘送外婆回家,我們才知道事態的嚴重,因為外婆迷路了,只不過幾百公尺的距離,她卻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外婆的記憶像一片片四分五裂的拼圖塊,再也無法拼湊出完整的圖像。

今年年初,外公表示,他的體力已無法負擔照顧外婆的工作,經過討論和申請,終於決定讓外婆入住華山基金會的老人組合家庭。這個組合家庭住了七位老人家,大多是「失智症」的患者,在這裡,外婆受到很好的照顧。

根據統計,全世界約每七秒鐘就增加一名失智症患者,而台灣目前失智老人已超過11萬人,20年後,台灣的失智老人將超過22萬人,這是個值得重視的數字。

歲月是最公平的,不管出身如何,成功與否,日子總是一天一天的過;然而,就在我們的國民平均壽命將近八十歲的時候,是否該真正的關心老年人的需求呢?

從小,昭順就在一個相當注重倫理的家庭中長大,所以也養成昭順對於長輩的敬重之心,因此當昭順看到上述的新聞時,內心著實感觸極深,更希望透過各個管道的努力,讓我們的長輩可以真正享受到「老有所養」的生活。

現在,我們的家庭觀念正一點一滴的在流失,因此也使得許多老年人只能在安養院中度過,子孫只是在特定節日才勉強與之相聚,根本難以享受天倫之樂,而這,對於一生奉獻給家庭的長者,公平嗎?

老人家當然需要具體的照顧,但是家庭的溫暖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昭順會極力促成相關的老人福利,更期盼我們的社會能夠找回那失去已久的家庭氣氛,還有,那一份屬於親人之間的感動。

黃昭順